自知自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七十九章:那我走?,大明:让你励精图治,你去养生?,自知自明,金石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从这二人的表现来看,显然这位长孙殿下所说的话都很属实,也就是说,这些连他们这些朝中大臣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,这位长孙殿下却全都看在眼里,并且还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危机。

这与长孙殿下平日里的表现可完全不同。

一时间,相比于这完善摊丁入亩的事情,他们反倒是对眼前这位长孙殿下更加好奇了。

况且,从长孙殿下所说的这些话来看,其对摊丁入亩之策的理解异常之深,要说这摊丁入亩不是他写出来的,都无人敢信。

毕竟他们这些朝中大臣凑在一起都想不出什么完善的法子。

可如果这摊丁入亩之策真是这位长孙殿下还写出来的,那对于这位长孙殿下,他们所有人都得重新看待了.....

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时,朱瞻基在听到老爹的话后却并没反驳什么,而是继续直勾勾的瞧着二人说道:“而且,这个折色部分的比例还在逐年增加......”

“咳咳咳.....”朱瞻基这话一出口,老爹朱高炽顿时一口气没喘上来,咳嗽了起来。

尤其是在朱高炽感受到朱瞻基那鄙夷的眼神时,心中尴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。

这就好像小孩子说谎,或者做错事后被抓了现行一般。

关键抓到自己的人还是自己儿子。

那眼神就好像在说:“就这?”

“就这还整天教导儿子处政???”

一旁的夏元吉也是一脸尴尬的站在原地,说也不是,不说也不是,动也不是,不动也不是。

直到朱瞻基开口道:“赶紧写。”

那夏元吉才如蒙大赦,也不说被这年轻的长孙殿下指使好不好受了,转身便又开始记录起来。

而朱高炽面上无光,只能是嘴硬道:“这事能怪我们吗,老爷子要打仗,那朝廷没钱怎么打,只能是想办法了。”

对于老爹的话,朱瞻基自然是清楚的。

毕竟每年朝廷就那么点钱,不够了就是不够了,只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。

所以他心里其实并没真的觉得他们做错了。

是急从权嘛。

总不能是人在战场上,后面直接断了粮草。

“爹,你急什么啊,儿子又没怪你。”朱瞻基故意说道。

听到这话,老爹朱高炽的脸色又是一阵的胀红。

搞得好像他很心虚似的。

虽然他确实心虚。

一时被挤兑的没话可说,老爹朱高炽只好故作恼怒的说道:“别废话了,赶紧继续说吧,别光说问题,说说怎么办。”

朱瞻基瞧着老爹的模样,轻笑着撇了撇嘴,继续说道:“说白了,朝廷给的俸禄不足以官员日常的用度,所以很多官员私自的增收赋税并不仅仅是为了谋取私利,有时也是无奈之举。”

“而很多百姓之所以活不下去,一部分原因也是各地私自的征收赋税,使百姓不堪其重。外加一些官员见钱眼开,罔顾百姓性命,任意摊派,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。这就是典型的公权力被私用、滥用。”

“那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?”

“收紧公权力!严令禁止各地官府私自增收赋税,取消各地官府增加赋税的权力,将税收增收的权力牢牢掌控在朝廷!”

听着朱瞻基的话,朱高炽原本尴尬的情绪也渐渐恢复过来。

顺着朱瞻基的思路思考下去,朱高炽不由皱起了眉头。

不仅是他,一旁的其他官员们亦是如此。

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其中一个问题无法解决。

“长孙殿下,若按照您所说的办法,自然可行,也没有了各地官府私自增收赋税的情况。可是,那火耗的的确确存在,若是官府不私加赋税,那这些税收到了朝廷,岂不是要大打折扣?朝廷财政不也会平白减少嘛?”

身为户部尚书的夏元吉,虽然在执笔记录,但事关他户部的要紧事,还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询问道。

本来朝廷的赋税就不够用,再这么一减少,各地官府也有理由了。

而朝廷,他们户部,岂不成了冤大头?

夏元吉所提出的问题正是在场众人心中所忧。

面对他们的困惑,朱瞻基当即便说道:“夏大人所说的事情自然是会出现的,所以,我提出的革新办法是,火耗归公!”

“火耗归公?”

就在众人疑惑间,朱瞻基继续解释道:“将正常的火耗数量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加收进赋税当中,也就是增加赋税的数量。”

听着朱瞻基的办法,众人也在心里计算起来。

这么一来的话,不就是给百姓增加了赋税嘛?

可仔细一想又不是这么回事,因为以往百姓实际所缴纳的赋税也是这么多。

如果按照这个办法革新的话,对于百姓而言,赋税的数量并没有增加。反倒是避免了各地官府私自的增加赋税,随意的摊派赋税,还杜绝了地方官府中饱私囊的情况。

因为朝廷不给他们增收赋税的权力了。

最起码在律法上不给了。

再增收,你就是触犯律法了。

你也不用考虑火耗的问题。

而朝廷每年所得到的赋税,也并没有因此而降低。

算明白这笔账的众人,眼中皆是精光一闪。

尤其是那夏元吉,一听到能给朝廷增收,更是略有些激动的说道:“好办法!”

可朱瞻基却压根不领这情,直接说道:“赶紧写。”

夏元吉脸色一尬,再次转身埋头记录,心里嘀咕着:还真他娘记仇。

而一旁正在仔细思考的朱高炽却压根没有注意到这些,反而在仔细的思考过后,问道:“你刚刚既然说了官员们的俸禄很低,不足以生活用度。如今你将这火耗一项拿走,又免除了官绅免税的权力,这不是逼他们贪污和欺压百姓嘛?”

闻言,朱瞻基笑了笑,说道:“所以还有第三个法子啊,养廉银!”

“白说了就是补贴官员们的俸禄,以数倍正常俸禄的数额发放,用高俸禄保证官员们的日常用度。除此外,禁止各级官员私自招募人才,防止公权力泛滥,所有朝廷、官府所属人员,皆登基在案,入朝廷编制,由朝廷一体发放俸禄。”

听着朱瞻基这轻轻松松的话,夏元吉又急了:“殿下,若是真按照这个办法,朝廷的财政岂不是要增加数倍?”

朱瞻基眼角一抽,看着那夏元吉说道:“夏大人,那火耗归公后的一部分盈余,原本就是被各地官员心照不宣昧下的,加上摊丁入亩朝廷增加的实际税收,还不足以给这些官员发放个俸禄嘛?要么还是说夏大人的户部只进不出,宁愿看着天下官员被迫行那贪污腐败之事?”

朱瞻基是真服了这夏元吉了,给他户部增收时,是一脸高兴的喊‘好办法’。

一说用钱,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了。

怪不得能被老爷子用几十年来做户部尚书,真是抠门抠到家了。

而那夏元吉在听到朱瞻基如此说后,也是有些尴尬,随即笑了笑闭口不言了。

“笑什么笑,写啊!”

夏元吉脸色一黑,转头继续记录。

听到朱瞻基再次催促夏元吉的话,一旁的众人都是心中憋笑。

不过在笑过之后,仔细的回想了一下今日这位长孙殿下所说的这些法子,众人突然发现,这些个法子听起来只是单独的在针对一些弊政而改善革新。

可是将它们放在一起,却发现这压根不是什么单独的法子,而是一整套的组合拳。

摊丁入亩,抑制土地兼并成风的现状,改善百姓生存环境。

官绅一体纳粮,是摊丁入亩策令的延续,解决其中的弊端,增加朝廷财政收入。

火耗归公,依旧是摊丁入亩的延续,但更多的是针对吏治中腐败的举措。

养廉银,弥补官员俸禄很低无法满足生活的弊端,使火耗归公合情合理,也弥补了一些官绅一体纳粮的损失。

这几个策令一下,等同于全面革新朝廷的税收制度。

是对整个朝廷税收制度的一次全面升级!

这一次不光是那些大臣们了,就是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炽,也是略有些惊讶的瞧着自家这儿子。

从他之前所说的那些话中,众人都可以清楚的听出来,很多有关于户部的详细情况,就连那户部尚书夏元吉都没有那么的清楚。

比如一个县太爷的各项硬性之处,以及朝廷俸禄的发放详情.....

他实在不明白,这个平日里跟个大懒蛋似的小子,是什么时候了解到这些的。

并且,他能够提出这么多行之有效的策令,显然不光是对税收了解。

而是对朝廷各种法度都极为了解,才能综合写出的这样的革新办法。

想到这里,这朱高炽便如一旁的那些大臣一样,对朱瞻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可左右想想,别人或许不知道,但他可是每天亲眼见着的,这小子的懒,,,是装出来的?

开什么玩笑!

一瞬间朱高炽便将这个想法抛到了脑后。

就当众人正心思各异的思考着问题时,一旁的朱瞻基却是一摊手,说道:“该说的我都说完了,诸位没事了吧?”

“没事我可就走了.....”

听到这话的朱高炽顿时抬起头来,却瞧见朱瞻基那小子已经退到了门口。

顿时急着喊道:“臭小子,现在可是你在监国,现在办法有了,你不带着一起汇总成册?”

可朱瞻基却当即回道:“这是老爷子让爹你办的事,你自己慢慢琢磨吧。”

说完,便直接转身离开了尚书房。

就当尚书房内的朱瞻基刚刚说完自己的这些办法没多久,同在皇宫之中的太庙内,老爷子朱棣已经收到了来自于东厂探子报来的信息。

瞧着上面这些革新的办法,似乎每一条都精准的切割在了摊丁入亩之策的痛点。

并且以他多年处政的眼光而言,这些办法都是行之有效的。

不过,在经过了之前朱瞻基当面给他讲摊丁入亩之策的震惊后,老爷子朱棣对于朱瞻基能够想出这些办法倒没有太大的意外。

相比于此,老爷子朱棣更加惊讶的则是朱瞻基这小子在处政上的天赋。

“这小子,还真是天生当皇帝的料啊.....”

“政务一天没干过,却能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窥探到如今税收制度的弊端,这份天赋.....”

说到这里,老爷子朱棣也不得不感叹起来。

就天赋这一点而言,他朱棣也是自愧不如。

“等这小子登基后,老头子我也能安心的下去见祖宗了.....”

话说到这里,朱棣的眼中闪烁出坚定的神色。

或许往日他对于这继任之君的选择还没有那么的清楚,可如今,在看到朱瞻基在处政上如此的天赋异禀,朱棣的眼里已经看到其他任何的选择了。

不过,在这之前,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。

不管是朝堂还是军队中,很多事情并不是给了你这个权力,你就能拿到,这中间需要完成很多的步骤,才能一点点的将权力彻底转移。

因为权力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,给了你,你就能掌握。

权力,是虚无缥缈的。

而想要掌控这些权力,就需要掌控人。

就算如今让他朱瞻基做了大将军,在没有掌握手下那些将军前,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。

包括朝堂中也是如此。

而等这一切完成的时候,他朱棣也能安心了.....

.......

锦衣卫,北镇抚司衙门。

从皇宫尚书房内离开后的朱瞻基,第一时间就来到了这里。

所为的,正是自己那逃跑的计划。

经过这一日的折腾,朱瞻基算是看明白了,只要自己留在这京城中,就绝对不会有一天的消停日子。

这一次与老爷子的‘交手’,自己算是彻底的落入了下风。

自己手中的那些底牌,如今在说出后也没了作用。

等三日后老爷子从那太庙出来,百分之一万又会将他叫到那乾清宫中亲自交到处政。

就算没有这亲自教导的事情,日后指不定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交代。

所以,只有离开这里,才能解决一切问题。

衙门内。

在朱瞻基来到这里没多久,那锦衣卫中的北镇抚司指挥使齐承,南镇抚司指挥使魏弘业、甚至是那锦衣卫的都指挥使,纪纲。

也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了这里。

自从上次被朱瞻基隐晦的敲打了一番后,那纪纲终于是回过味来。

这一次再见朱瞻基,往日那自命不凡的心思也没了。

主动的便对朱瞻基说道:“殿下,您交代的事情如今有进展了。”

在朱瞻基还没有问的情况下,那纪纲便提前召集着齐承与魏弘业准备好了折子。

就等朱瞻基的到来了。

听到纪纲的话,朱瞻基并没有给他任何的态度,接过折子仔细的查看了起来。

可是,当朱瞻基从头到尾的粗略翻了一遍后,却依旧皱着眉头,将那折子扔在了桌面上。

“最高五品官员?”

“你们就拿这些东西糊弄我?”

这一次,在有了之前接触的前提后,朱瞻基并没有再试探。

听到朱瞻基的话,在场的三人却是心中一惊。

因为到了此时他们才突然意识到一件事。

这位长孙殿下这次的目的,似乎并不简单啊......

五品官员,对于朝廷而言已经算是不小的官阶了。

那内阁的诸位大学士,在没有兼任其它职务前,也就一个五品。

包括那大理寺丞、光禄寺少卿、知州、京府通判、安抚使.....也不过就是个五品,甚至连正五品都达不到。

而往上呢。

四品是什么人?

那可都是有资格进入朝堂的官场大吏了。

是像京府丞、鸿胪寺卿、知府、卫指挥佥事、宣慰同知这样的实权巨擎了。

原本一直以为朱瞻基不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,想要在锦衣卫做点事情,给皇上瞧瞧的众人。

如今却突然意识到,他们好像都小看了这位长孙殿下,他的胃口,可不止于此.....

锦衣卫中所执行的案件,一般只要达到四品,或从四品,每一件都算是要案了。

而朱瞻基要这些人的案件.....

一时间,三人心思各异的思考着。

不过,那纪纲毕竟之前被敲打过一次,这一次面对朱瞻基的话,倒是聪明了许多。

在朱瞻基提出要求的第一时间,那纪纲便当场回道:“是属下失职了,不过殿下放心,只要殿下要的,锦衣卫上下一定全力以赴。”

瞧着这纪纲一改常态的变化,朱瞻基点了点头,道:“时间可不多了,这次还要我等多久?”

纪纲不敢糊弄,当即便道:“一日内!”

但在说完后,还是有些犹豫的问道:“不过.....殿下,您也知道这些案件若是拿出来都非同凡响,殿下是不是给属下们一个标准,到底是到哪一级啊....”

一般在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,他们这些做属下的都会猜测上位者要查办的标准是什么。

往日在这一点上他纪纲做的就很好。

虽然锦衣卫查办的案件不断,但大多都维持在一个限度内。

不会使朝廷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出现混乱的局面。

可是,如今在面对朱瞻基这位上司时,他纪纲实在是有些看不明白了。

新官上任,五品官员竟还不入眼.....

无奈之下,只能是如此赤裸裸的问了出来。

当然,这个问题不仅是他纪纲想知道,一旁的齐承与魏弘业也都眼睁睁的站在那里等待着朱瞻基的回答。

而在听到这纪纲的询问后,朱瞻基只是迟疑了不到一秒钟的时间,便语气坚定的说道:“上不封顶!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一剑绝世

贪睡的龙

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

花萌轩

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

九霄落雪

重生之套路之王

登岩的歌

最后的下场

湖州小老头